好命退休規劃

退休理財基本觀念 - 三大重點
足夠的退休現金流 =
建立正確的目標 + 合適的方法 + 時間的複利
很多人覺得退休前存1千萬元的夢想很遙遠,更別說退休後每個月還能多領4萬元!
其實,退休理財只要掌握「現金流」,依照自己的目標估算每年所需要的現金流,再進一步推算所需準備的退休準備金,建議您不妨花一些時間,按照以下3個步驟建立退休目標,未來「好命退休」也是指日可待喔!
資料來源:勞動部勞工保險局,復華投信整理,2025/02。
註:統計至2025年02月,勞工保險實計年金給付之每人每月平均金額為新臺幣19,158元。另依勞工個人退休金試算表(勞退新制),保守假設個人每月薪資3萬元、預估報酬率3%、薪資成長率1%、提繳率6%、年資35年、餘命23年,預估每月可領月退休金為7,835元。
以上資料為舉例說明,不代表未來實際績效。投資人因不同時間進場,將有不同之投資績效,過去之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
【試算範例】
假設我目前30歲,預計65歲退休,希望退休後每月可以靠投資多領4萬元,我退休前要先累積多少錢?現在要如何做才能達到該目標?
1. 退休後希望每月多領4萬元,要準備多少錢?
假設長期年化報酬率為6%,那退休準備金就需要800萬元,因為每個月4萬元等於是每年48萬元,再用48萬元除以6% = 800萬元。(建議每年提領率=長期年化報酬率)
2. 退休之前如何累積800萬元?
若一樣假設長期年化報酬率為6%,由於投資時間長達35年,在複利效果的加持下,試算每個月只要投資6千元,到了65歲退休時,便可累積超過800萬元的本金及報酬。
當然,實際的報酬率有高有低、甚至也有虧損的時候,盡早開始長期投資是準備退休金的重要關鍵。
資料來源:復華投信整理,2025/02。
以上資料為舉例說明,不代表未來實際績效。投資人因不同時間進場,將有不同之投資績效,過去之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
如果您沒有時間研究投資,或是常常忍不住追高殺低,建議您可以選擇長期績效優異的基金,搭配系統化且紀律的投資方法,最好同時還可以有類似「配息」的機制,一個方案滿足所有的需求。
資料來源:復華投信整理。
以上資料為舉例說明,不代表未來實際績效。投資人因不同時間進場,將有不同之投資績效,過去之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
越早開始準備,一樣的金額搭配時間複利的效果,會帶給您意想不到的結果喔!
舉例:
每個月定時定額投入1萬元,預計65歲退休,假設年化報酬率8%,35歲開始投資跟45歲開始投資所累積之退休本金差異如下:
- 35歲開始投資:累積1,500萬元
- 45歲開始投資:累積593萬元
- 差異:907萬元
- 若退休後每年領8%,每年可領用的金額是120萬元與48萬元 (每個月分別是約10萬元跟4萬元)
資料來源:復華投信整理。
以上資料為舉例說明,不代表未來實際績效。投資人因不同時間進場,將有不同之投資績效,過去之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