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累積退休基金的可能方法之一(上)─ 善用時間、投資股票型基金,賺基本面長期複利的慢錢
正確的投資觀念,或者要累積退休金的錢,都是要賺經濟與企業獲利成長的基本面的錢,這種錢不僅是比較確定的錢,只要投資時間夠長,也是比較可以賺到的錢,並且會有複利效果。

文/復華投信董事長 杜俊雄
這幾年,我們在全台灣各地辦的退休金座談會,數百人的座位,幾乎座無虛席,這個現象反映許多人非常關心退休金的議題。這個關心主要來自於,人類的壽命愈來愈長,但定存與債券的利率非常低,股市雖然報酬率較高,但波動大,造成投資與不投資都兩難。對一般人,過去似乎事不關己的投資議題,變的愈來愈重要。下面我想提出我們對於如何累積退休基金的基本看法,投資策略與解決方法,希望對現在與未來的廣大退休族有所幫助。
累積退休金是一件長期的工作,但是有些不了解投資的人,卻想用短進短出的波段操作來賺退休金的大錢。波段操作要不斷的猜測股市短期的高低點,但影響股市的變數太多,要猜對是非常困難的事。所以,有時大賺,有時大賠;大賺後,一般人通常會不斷加碼,直到股市反轉,大賺就變大賠;大賠後,怕賠光本錢,就不敢再投資,停損在股市的低點。等到下一 次股市大漲,又忍不住貪婪的心,再度進場,直到波段高點反轉後,又停損出場。如此不斷的重複,最後不是賠光所有的資本,就是不敢再投資。
下面我來說明這個道理:
在股市中,要找到未來兩、三年獲利會成長6%~12%,或者是更高成長率的企業,並不是非常困難。雖然獲利成長,股價可能會因貨幣政策或金融市場的氛圍,有時候超漲,有時候超跌,但是長期而言,股價終究會反映企業的基本面。所以,長期持有20~40家每年獲利成長6%~12%的企業所組成的投資組合,就會有相對高的機率賺到6%~12%的複利,這是長期投資的基本概念。
為了比較「賺複利的慢錢」與「賺波段的快錢」長期累積獲利的效果,我們做了下面的試算表。假設:每一年猜對股市走勢的報酬率是+20%,猜錯是-20%( 台灣加權指數年化波動度大概接近20%),情境一:十年猜對五年,猜錯五年;情境二:十年猜對六年,猜錯四年;情境三:十年猜對七年,猜錯三年;情境四:賺慢錢的年複合報酬率6%;情境五:年複合報酬率8%;情境六:年複合報酬率12%,累積十年報酬的結果如下表一:
下面的試算表,我們發現賺大盤波段的錢(但沒有利用投資組合來降低風險),正確率只有50%時,十年累積報酬率是-18.46%;正確率有60%時,十年累積報酬率也不過只有22.31%,甚至正確率高達70% 時,十年累積報酬率也只有83.46%。60%以上的勝率,對一般人來講,已經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人性的貪與怕,在股市的低點常常不敢進場,在股市高點時,會因為貪婪而大幅加碼,這就會造成所謂的追高殺低。
反觀表一的情境四、五、六,如果能有耐性的賺複利的慢錢:年複利6%、8% 及12%,累積十年的報酬率卻有79.08%、115.89% 及210.58%。意思是說,如果十年前,投資一千萬年複利率有12%的投資方法,十年後累積的財富就有3,105萬,每年賺錢的速度雖然慢,但長期累積財富的效果是非常驚人的。
以上所述,是投資人最需要了解的基本投資道理。
當然,實際的金融市場不可能每年漲6%、8%或12%,一定是有漲有跌。但長期而言,選對投資組合,還是很有機會做到年複利率6%、8% 或12%。
二、賺長期複利慢錢的兩種方法:
方法一:賺長期投資、企業獲利成長的錢(buy & hold)
方法二:賺股市高波動性、分批進場、平均成本下降、適時停利的錢
至2021 年3 月31 日並將指數還原權息後,台灣加權指數過去三年、五年及十年的年化波動度雖然高達14.32%~16.09%,但年化報酬率卻分別有19.28%、18.06% 及10.64%。滬深300 指數,過去三年、五年及十年的年化波動度高達18.18%~22.18%,但年化報酬率也分別有11.39%、11.81% 及6.79%。再來看美國S&P 500指數,過去三年、五年及十年的年化波動度為17.19%~22.67%,年化報酬率也分別有16.76%、16.28% 及13.90%。
這就是長期投資經濟成長率高、資本市場制度完善股市的投資效果。當然,如果長期投資具有超額報酬的主動操作基金,長期的年化報酬率可能更高。
台灣加權指數的波動度,在過去幾年大概是接近20%的年波動性。假設大盤指數為10元,那麼投資1,200元就能買到120個單位;假設大盤指數下跌到9元,再投資1,200元,就可以買到133.3個單位;大盤指數進一步再跌到8元時,再投資1,200元,可以買到150個單位。投資三次的平均成本,為3,600元/403.3 單位=8.93元。如果期初單筆投資3,600元,成本為10元,那要等大盤指數回到10元,才能回本。
但是若把3,600元分成三次投資,平均成本就從10元降為8.93元;意思就是說,當大盤指數回到10元時,單筆進場投3,600元的才回本,而分三批買進的,卻已經獲利約12%。這就是利用股市的高波動性分批進場賺波動性的錢。
至於如何適時停利,我們在下篇詳細報告。
註: 以上試算假設單位數四捨五入至小數第一位、每單位價格四捨五入至小數第二位
三、如何設定不同年齡階段累積退休金的目標:分三階段,達到累積一千萬、三千萬及五千萬的退休金。使退休後,每月有足夠的現金流,不怕通膨,安心退休及長照
設定不同年齡階段所需要累積的退休金目標,主要是從退休後,每個人所需要的現金流倒算回來的。另外一個考量是,不管是一千萬、三千萬或五千萬台幣的退休金目標,透過對的投資策略與投資標的,是有可能做到的。
如果你開始工作的年紀,不管是大學畢業的22歲,或研究所畢業的24歲,要開始累積資產,一定是先從定時定額的投資開始。假設每月扣款兩萬元,年化報酬率6%,累積一千萬所需的年數為21.11年;如果年化報酬率8%,則只要18.64年。假設每月扣款三萬元,年化報酬率6%,累積一千萬所需的年數為16.49年;若年化報酬率12%,則所需年數只要12.52年。
所以,年化報酬率的高低及每月扣款金額,對於累積一千萬資產所需要的時間影響非常大。累積一千萬資產,所需的每月扣款金額及在不同年化報酬率下,試算如表三:
在第二段我們有談到兩種賺長期複利慢錢的方法,一個是長期投資股票型基金,一個是利用股市的波動性,賺平均成本下降的錢。在人生的第二階段,進入中年的40~60歲,因為人生已無法重來,累積退休金要多加另外一個重點,就是進一步控制下檔風險。也就是投資的股票型基金,要有高點停利分紅的機制;這也是我們發行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的想法。
我們試算了一千萬台幣,在不同年化報酬率下,累積資產到三千萬及五千萬所需要的投資時間。在年化報酬率8%時, 一千萬要變成三千萬大概需14.27年;如果年化報酬率有10%,則只要11.53年。若要一千萬變成五千萬,年化報酬率就要有8%以上,才會在21年內達到五千萬。詳細如表四。 我們也試算了,在40歲時,如果投資一千萬、投資二十年,在6%、8%、10% 及12%的年化報酬率下,能夠累積的資產,會從兩千兩百萬到八千六百四十萬,從表五我們可以看到長期複利的威力。
60歲以後的退休生活,每月能產生足夠的現金流是非常重要。表六以及表七,試算用一千萬、兩千萬、三千萬及五千萬在年化報酬率6%、8%、10% 及12% 下,投資五年後每月可產生的現金流。例如,用三千萬投資五年後,在6%年化報酬率下,每月會有$169,113的現金流;年化報酬率8%時,每月可產生$234,664,這樣的現金流對一般人來說,應該都夠用了。
為什麼要先投資五年呢?因為五年大概是一個金融景氣循環,漲的年份可以去彌補跌的年份,所以累積五年後,將五年所累積的資本利得移到貨幣基金或存續期間1~2年的債券型基金,以確保已經累積五年的資本利得,不會因未來金融市場的波動而減損。再利用未來的五年,用本金去累積下一個五年所需要的現金流,如此循環,生生不息。
如果考慮通膨,假設每年通膨2%,那就要將所需要的年化報酬率提高2%,也就是需要8%~14%的年化報酬率。
註:每月可領回金額以表六所列之資本利得除以60個月計算。
四、如何尋找年化報酬率6%~12% 的退休投資方案:利用長期持有及利用股市波動性分批進場,加上停利機制的兩種方法,長期投資有超額報酬的股票型基金
我們看下面的表八,投資人比較熟悉的台股加權指數、美國S&P500指數及MSCI全球指數,過去三年、五年、十年、十五年及二十年的年化報酬率,竟然高達7.60% ~ 19.28%。如果透過主動選股,長期創造2%~4%的超額報酬,那麼年化報酬率就會高達9.60%~23.28%。所以上述的6%~12%年化報酬率,如果能夠忍受股市的波動性,在過去二十年的主要股市,是可以達到的;不僅可以達到,而且可以在更短的時間達到所要累積退休金的目標。當然,我們還是要提醒,過去的績效,不保證未來的報酬。
過去二十年,雖然有幾次金融危機,台股、美股與全球股市仍然表現如此好的主要原因,就是經濟基本面不斷成長,有許多的創新企業進入股市。特別是最近三、五年,在科技不斷進步,及美國聯準會的正確貨幣政策領導下,全球股市有非常亮眼的表現,年化報酬率高達12.64%~19.28%。綜合上述四大點,旨在論述長期投資有超額報酬的股票型基金,及利用股市波動的定時定額或金複合投資法,其實是有很高的機會為投資人累積足夠的退休金。
以上資料為舉例說明,不代表未來實際績效。本文所提及之個股與相關數據資料僅供說明之用,不代表投資決策之建議。
資料來源:Lipper,2021/3/31
獲得第一手市場資訊、申購優惠、最新理財講座、文章與影音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