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您目前使用的瀏覽器無法支援瀏覽。

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 以獲得最佳瀏覽體驗,謝謝您的配合。

相關說明

我如果不升級對於瀏覽上會有什麼影響?

使用 IE 瀏覽器瀏覽本網站,可能部分網頁的呈現會有破圖或版面跑版的情況,某些網頁互動功能無法正確顯示與使用。

我要如何升級我的瀏覽器?

請您點擊以下連結,下載並升級您的 IE 瀏覽器,或下載 Google Chrome、Firefox 瀏覽器。

2021-11-01

復華投信長錢長投的代操操作策略

投資產業趨勢向上,競爭力強的長線好股票,直到獲利成長減速,以累積長期資本利得

復華投信長錢長投的代操操作策略

文/復華投信董事長 杜俊雄

  

前兩篇文章,跟大家報告了如何從小錢,賺長期基本面複利的慢錢,以達到目標退休金的方法。         

這一次想跟大家報告,如果投資人,現在有一筆三千萬台幣以上的大錢,而且一段時間內用不到、應該用什麼方法來投資,比較能累積長期相對好的報酬率。

 

一、長錢長投代操的目標市場:相信長錢長投三至五年以上,累積報酬率相對較高的投資人

 

我們所謂的長錢,是可以投資三至五年以上的資金;所謂的長期大錢,就是三千萬台幣以上的錢。三千萬到兩億台幣的錢,可以投資在我們 以長錢長投操作策略的私募基金;兩億台幣以上的資金,則可以用全權委託的代操,有專屬的代操經理人,幫你長期投資在獲利增長好的產 業中、競爭力最強的個股,追求個股的主升段。               

下面來說明,長錢長投比較有機會有較高報酬率的原因:

 

台灣股市從1983年以來,空頭從來沒有超過兩年;而且台灣經濟競爭力越來越強,台股年化報酬率也越來越高

 

為什麼台灣股市,從1983年沒有連續兩年下跌,主要原因有下面幾點:

 

  1. 從1983年起,台灣景氣循環,每次空頭修正,大概都在10~16個月,所以股市也就會在隔年迅速反彈。
  2. 美國FED,以貨幣政策拯救全球系統性金融風險與經濟的能力,越來越強。
  3. 台灣已成全球電子業核心供應鏈,且在5G/AIoT大趨勢下,不斷創新,企業競爭力與獲利能力越來越強。

 

因此,台灣股市具備採長錢長投策略,越來越好的投資條件。

 

表一
台灣景氣循環擴張與收縮期間:大部分收縮期在10~16個月,除了1979年的石油危機外
滑動瀏覽
谷底高峰擴張月數收縮月數
1954年11月1955年11月1210
1956年  9月1964年  9月9616
1966年  1月1968年  8月3114
1969年10月1974年  2月5212
1975年  2月1980年  1月5937
1983年  2月1984年  5月1515
1985年  8月1989年  5月4515
1990年  8月1995年  2月5413
1996年  3月1997年12月2112
1998年12月2000年  9月2112
2001年  9月2004年  3月3011
2005年  2月2008年  3月3711
2009年  2月2011年  2月2411
2012年  1月2014年10月3316
2016年  2月2021年10月持續擴張期迄今68個月 

資料來源:台灣國家發展委員會,2021/10/31

 

表二
台灣加權股價指數還原權息後,各年度報酬率(%):1983年以來,台股從未連續兩年下跌
滑動瀏覽
年度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
報酬率%71.779.04-0.0525.15125.18118.7888.00-52.930.23-25.62
滑動瀏覽
年度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
報酬率%79.7617.14-27.4634.4118.08-21.6031.63-43.8517.02-19.79
滑動瀏覽
年度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
報酬率%35.247.5910.9424.4412.50-43.0783.3413.57-17.9812.94
滑動瀏覽
年度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至10/31)
報酬率%15.1411.39-6.8715.5919.52-4.8328.9227.12      18.31      

資料來源:Lipper。1983~2002 年因台灣證交所尚未編製還原權息指數,故以未含權息指數表示

 

表三
各國股市還原權息後年化報酬率(%):台灣股市報酬率越來越高,名列全球股市前茅

 

 

滑動瀏覽
 過去3年過去5年過去10年過去15年
台灣加權股價指數24.3617.0412.3410.02
標普500指數21.4518.9116.2010.62
NASDAQ綜合指數29.6425.6820.4814.51
德國DAX指數11.078.029.826.30
日經225指數11.7512.7714.505.75
滬深300指數18.2610.288.4710.31

資料來源:Lipper,計算至2021/10/31

 

要能長錢長投,一定要投資人理解並相信;投資產業趨勢向上、競爭力強公司的股價主升段,回報率可能最高

 

對一般股市投資人而言,因為對股市及產業沒有深入研究,通常都是依股價線圖、財報及新聞,短進短出股市或基金,想要買低賣高的波段操作;不曉得長期而言,波段操作不僅很難賺到大錢,很多人還是虧錢的。

 

但是,如果對產業和競爭力強的個股,有深入長期的股價研究,就會發現長期投資長線的好股票,雖然還是有波動性,但累積報酬率可能高很多。

 

這種長錢長投報酬率高的股票,在台股比比皆是,但是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與誤導,就不具體的舉出個股的例子。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從自己經營公司賺到大錢的大股東,從來都不是短線進出公司的股票。

 

要累積長期好的報酬率,必須付出波動性的代價;波動性小的金融商品,報酬率一定是相對較低

 

再好的股票,短、中、長期的股價還是會有波動性。股價波動性的來源,有很多原因;但只要個股的獲利基本面與競爭力強,產業趨勢持續向上,長期的股價累積報酬率一定會很好,直到產業趨勢與個股的獲利成長反轉向下。

 

以下,就來說明短、中、長期股價下跌的原因。

 

  1. 股價一、兩季短期下跌的原因:              
    例如月營收、季獲利不如市場預期,客戶調整庫存,或船班誤期,缺料或原材料上漲等等;另外一種原因是,市場籌碼的調整,有些投資人達到目標報酬率,獲利了結出場;還有對公司不實的傳言,所造成的股價下跌。這些都不是公司長期產業競爭力下降,或產業趨勢與結構變壞,所造成的股價波動。           
     
  2. 股價一、兩年中期下跌的原因:           
    最常見的理由是,公司業務進入淡季,造成的營收與獲利波動;公司擴充新產能,在產能充分利用前,因折舊增多,所造成的成本上升;又像是,最近疫情造成的東南亞地區缺工,或大陸缺電,長短料,使公司即使有滿手的訂單,也交不出貨,但只是業績延後兩、三季以上等等。這種中期的財報不如預期,也不是公司競爭力與產業趨勢的變化,所造成的。           

    另外,如2000年的網路泡沫、2008年的次貸風暴、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也會造成全球金融市場,恐慌性的波動。但過去這種系統性風險,多在一、兩年內得到平息。           

    如果能夠理解,這種造成中期股價下跌的原因,不是基本面的問題,不僅不應該出場,反而是加碼的好時機。           
     
  3. 股價三、五年長期下跌的原因:           
    比較常見的原因是,市場的需求因總體經濟成長的下滑,而減少,例如這一、兩年,中國內需市場的衰退;整體經濟去槓桿,也會造成三、五年的股價下跌;或者,公司組織改變,調整體質,常常需要比較長的時間;還有,同業採用殺價競爭,爭取市佔率;或大客戶採用第二供應商的原因等等。           
     
  4. 籌碼面造成的短期股價波動:           
    因為股市有各式各樣的投資人,各式各樣的操作策略與目標報酬率。例如,當沖客目標是賺取當日低買高賣的價差;保險公司為了季報或半年報的美化,獲利了結;或長線的機構投資人,為了撥付退休金,而獲利了結的籌碼鬆動。另外,像個股被重要股價指數納入或剔除,也會造成股價的大波動。           

    若想在上述的各種股價波動中,買低賣高,且每次都做對,是非常困難的;而且常常會變成在貪跟怕中,買高賣低。倒不如接受股價的短中期波動,賺取公司競爭力與產業趨勢向上,長期基本面主升段的大錢。最沒有波動性的金融商品就是定存,但因為沒有波動性,因此定存利率非常低。所以說,波動性是報酬率的代價。           
     
表四
過去三年、五年,股債市報酬率與波動度:波動性是報酬率的代價

 

 

滑動瀏覽
 過去三年過去五年
累積報酬率%年化報酬率%年化波動度%累積報酬率%年化報酬率%年化波動度%
台灣加權股價指數92.4324.3616.52119.7217.0414.95
標普500指數79.2521.4522.52137.9018.9118.78
美國投資級公司債26.208.065.9526.624.835.12
美國高收益公司債23.977.426.3536.356.395.13
新興市場美元債20.646.457.3121.013.896.35

資料來源:Lipper,計算至2021/10/31               
債券指數為彭博美國投資級公司債指數、彭博美國高收益公司債指數、JPMorgan EMBI Global 新興市場美元債指數。

 

二、長錢長投追求的目標報酬率:追求打敗指數5 ~ 10%,三至五年的複利效果驚人

 

若有三至五年以上的資金,並能找到夠多的長線好股票,參與股價主升段,就可追求長期打敗指數 5~10% 的年化超額報酬,長期累積的報酬會相當驚人。               

為什麼我們認為投資三至五年以上,追求超越大盤 5~10% 的年化報酬率,是可行的目標?因為,根據台灣股票型基金績效的統計分析,過去三至十年,績效排名前三分之一的基金,平均報酬率打敗指數5~15%。所以,追求超越大盤 5~10% 的年化目標報酬率,是有可能達到的。詳如下表。

 

表五
台灣股票型基金,年化報酬率與指數的比較

 

 

滑動瀏覽
 三年年化報酬率%五年年化報酬率%十年年化報酬率%
台灣加權指數(含息)24.3617.0412.34
排名前1/4基金平均41.0625.4118.19
排名前1/3基金平均39.8624.5817.40
排名前1/2基金平均37.6623.0516.22

資料來源:Lipper,計算至2021/10/31。以投信投顧公會分類之國內股票型基金計算,不含ETF 及指數型基金。

 

表六
長投三至五年,超越大盤5~10%累積報酬率試算

 

 

滑動瀏覽
 過去三年過去五年
年化報酬率%累積報酬率%年化報酬率%累積報酬率%
台灣加權股價指數           
(還原權息)
24.3692.4317.04119.72
台股指數年化報酬率+5%29.36116.4722.04170.71
台股指數年化報酬率+8%32.36131.8825.04205.66
台股指數年化報酬率+10%34.36142.5527.04230.90

以上資料為舉例說明,不代表未來實際績效。

資料來源:Lipper,計算至2021/10/31。以台股指數年化報酬率(%) 四捨五入至小數點第二位後試算。

 

滑動瀏覽
 過去三年過去五年
年化報酬率%累積報酬率%年化報酬率%累積報酬率%
標普500指數(還原權息)21.4579.2518.91137.90
標普500指數年化報酬率+5%26.45102.1923.91192.10
標普500指數年化報酬率+8%29.45116.9226.91229.21
標普500指數年化報酬率+10%31.45127.1328.91255.99

以上資料為舉例說明,不代表未來實際績效。

資料來源:Lipper,計算至2021/10/31。以標普500 指數年化報酬率(%) 四捨五入至小數點第二位後試算。

 

若將資產長期投資三至五年,累積報酬率的試算如下表,我想應該超出許多投資人的想像。若以追求超越指數5~10%的年化報酬率來試算,在台股,三年最低的累積報酬率,有116.47%;五年最高的累積報酬率是230.90%。在美股,三年最低的累 積報酬率,有102.19%;五年最高的累積報酬率是255.99%,這種累積財富的效果,應該值得投資人去忍受三至五年14.95~22.52%的年化波動度。從這樣看來,14.95~22.52%的股市年化波動度,都會化為美好的累積報酬率。           

但請投資人注意,也不是隨便每一位基金經理人,都可以把長錢長投管好;要管好長錢長投的基金經理人,需要許多的能力、經驗與研究平台;這種經理人其實不多。我們過去二十幾年來,就是一直在努力爭取、培養這種能夠管理長錢長投的優秀基金經理人。

 

三、長錢長投操作策略成功的經理人五條件:操盤經驗豐富、聰明且個性與情緒穩定、深 入了解的產業多、有成熟的多空操作策略、對產業與企業獲利成長或減速敏感度高

 

長錢長投要成功的第一個要件,除了聰明與認真之外,就是基金經理人的操盤能力要強。這個操盤能力,來自下列五個條件。

 

操盤經驗豐富:至少經過三次股市多空循環的淬鍊,也不會過度自信、自傲

 

如果沒有經過多次的股市多空循環,經理人的操盤策略,若不考慮經理人的個性,常會過度保守或樂觀,不是在股市多頭的盡頭,持股過高且集中而受傷,就是在股市的谷底,因害怕而空手,錯失股市的迅速反彈。這種現象,都是沒有深刻體會金融市場循環與結構改變所造成的。           

根據台灣最近二十年的經濟景氣循環,經歷三次多空的時間,大概是十到十一年。因此,一位經理人,經過三次股市的多空大循環,所需要的時間大概是十年以上。經過三次股市的多空,經理人在多空交界時,會有各式各樣股市情境的準備,就不會手足無措,進退失據,特別是無法守住下檔風險,而被淘汰出局。           

操盤要不過度自信,最主要的方法,就是經理人能夠發展出一套觀察股市循環的客觀數據;依客觀數據,來判斷股市的位置與方向。沒有經過多次多空循環,就不會了解這種客觀數據的重要性,而只會按照自己的感覺來作決定。

 

聰明且個性與情緒穩定:不會貪跟怕;會用中長期的觀點、產業趨勢來訂定操作策略

 

經過長期的經驗發現,績效能長期良好的經理人,除了聰明外,都擁有一項共同的特質,就是個性穩定,情緒起伏小;因為個性與情緒,不僅會影響經理人的作息與健康,更會影響經理人的客觀判斷力與決斷力。           

這種情況,在幾次大的金融市場系統性風險時,例如2008年的次貸風暴,看得更清楚;有許多經理人在壓力下,做出了錯誤的投資決策。           

避免貪跟怕,除了天生的個性外,最主要的方法,就是了解經濟、金融與產業循環性的必然,也了解造成金融市場小循環、中循環跟大循環的原因與驅動因素。所以,如果能夠用中長期的觀點,看產業趨勢、企業競爭力及評價,來訂定操作策略,而不是每天追逐小循環的波動性,就可以擺脫情緒的起伏與壓力,進而會在循環相對低點加碼、在循環相對高點減碼。

 

深入了解的產業多:在台股,至少研究過電子、數位經濟、傳統產業、金融與塑化等產業

 

每年股市上漲的主要產業,雖然在台股大部分是電子股,但電子股的波動性大。如果經理人能夠對傳統產業、金融與塑化也都了解,能發掘各產業的長線價值成長股與轉機股,持股就會較為分散及均衡,基金的績效就會更突出,每年的績效的波動性也比較小。               

若要管理投資全球的長錢長投,那要了解的產業與股市就要更多,例如,在美國股市,就要再加入工業、數位經濟、電子商務,及各式各樣軟體業如SaaS的新產業基本面。但要了解這麼多產業跟個股,經理人最主要的核心能力,就是能夠迅速抓住每個產業的產業經濟學,並對每個產業的關鍵技術有基本的了解。

 

有成熟的多空操作策略:能掌握全球金融市場大循環的位置與方向

 

為了長線長投,一定要了解金融市場大循環的原因;不是經濟景氣循環造成的,而是FED與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所主導。能夠了解、預測、檢驗金融市場大循環的位置與方向,就是要能對總體經濟、債券市場與貨幣政策,有深入的研究與理解,才不會在金融市場循環的高點,持股過高,且都是高波動的成長股;也不會在金融市場循環的低點,持股過低,且都是低波動的防禦類股。           

要做好中長期多空操作策略,另外一個核心能力,就是能夠發現剛浮現的長線投資主題。這種發掘投資主題的能力,會讓在茫茫股海中,能更精準的集中研究特定族群的股票。而這種族群的股票報酬率,常常能夠大幅超越大盤指數。

 

對產業與企業獲利成長或減速敏感度高:更早發現產業趨勢的改變,與月營收年成長變化的投資意義

 

投資績效的輸贏,從個股來看,就是會漲的股票,買的比別人早;股價要反轉時,賣的比別人早。而這種判斷力與決斷力,主要就是來自對產業與企業獲利成長或減速的敏感度,比其他投資人高。而這種對基本面改變的敏感度,除了來自頻繁的公司拜訪外,了解企業獲利成長的結構,更重要的是,對整個產業循環脈動的深入理解,所培養出來的決斷力。有了趨勢可能改變的想法後,經理人會再用月營收年成長率的變化、庫存與季獲利,來檢討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進而採取必要的投資決策。

 

四、長錢長投操作策略成功的基金公司條件:一流完整的研究團隊、設定研究主題的能力、廣泛的產業研究及檢驗產業趨勢、能精準解讀FED 貨幣政策

 

要深入追蹤上千支台股,甚至全球幾萬支股票,是非常耗費人力與金錢的。具有上述操作長錢長投成功條件的經理人,若不是在一個有系統性、積極性、投資研究人力眾多的研究平台上,幫他找出許多好股票,也無法長期成功的管理長錢長投。               

而所謂的好的研究平台,是要具備下列的能力:

 

一流正派、完整龐大的研究團隊;有客觀數字化的公平管理,與大方的獎勵制度

 

要有台股、大中華、全球股市、債券、總經及組合型基金研究的六大團隊。               

所謂一流完整的研究團隊,有幾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研究團隊要包含台股研究、大中華股票研究、海外全球股票研究、全球公債與信用債的研究、總體經濟與FED貨幣政策研究、組合型基金的研究,六個團隊。要有這樣完整的六個研究團隊,研究團隊的規模一定會超過百人,所需要的投資研究費用也很可觀。如果所屬的公司,所管理的規模、績效與產品創新不夠,根本不可能可以支持百人以上的研究團隊。               

完善且數量化的團隊合作管理及獎勵、淘汰制度               

如果除了研究團隊規模外,還要是一流的研究團隊,那就更困難了。為什麼呢?因為在台灣一流正派的研究人才,對投資有高度長期熱情,本來就非常少,要每一組都吸引到足夠的一流人才人數,那就更困難。如果沒有很好的領導人,有公平的管理,與設定研究主題的能力,是吸引不到足夠的人才;再進一步,還要讓他們能夠和諧的工作在一起,那更是困難的,更不用說要分工合作、合作無間。               

要管理如此龐大多元的投資研究團隊, 除了要有很好的領導者,不斷提出有潛力的研究主題,還要有數字化的管理,與公平大方的獎勵制度,使積極優秀的好人會出頭,懶散缺乏貢獻度的人會被淘汰。這樣整個研究團隊的積極性與合作性,才能夠長期維持。

 

從全球產業供應鏈,發掘產業趨勢,並找到三至五年,長線有可能大漲的研究主題,精準拜訪/研究其中的重要個股

 

即使有超過百人的主動研究團隊,要在全球五萬多檔股票的股海中,找到價值成長股及轉機股,還是非常困難。破解這個難題的方法,就是要先在全球產業供應鏈中,發掘產業趨勢、設定研究主題,有效的簡化拜訪公司的數量與對象。這是什麼意思呢?下面我們用大家最能夠理解的例子,來說明上述的研究策略的意思。               

現在大家都知道了,在5G/AIoT時代來臨之後,對於高速運算、無線傳輸/聯網的電子產品、雲端儲存及汽車電子化的需求大增。且在5G/AIoT時代來臨之前,半導體產業也很難精準的估計需求到底有多大,會持續多久?因此,都不敢大量擴產,以免有大量閒置產能。等到2020年5G手機元年之後,大家才發現,晶片及晶圓代工、記憶體、IC載板、PCB、高速/高頻銅箔基板、封裝測試、被動元件的產業產能,長期都會嚴重不足,而且會有長短料的問題,因此,部分電子元件會有長期漲價的現象,特別是長期的短料。               

現在這個趨勢,投資界大概都了解;但是,如果對物聯網及其對經濟的影響,理解的夠早、夠深;就會在5G/AIoT的大主題下,在全球股市中,領先同業找到更多會長期大漲的研究次主題及重要個股。其他值得研究的重要主題太多了,但怕違反投信相關法規,不方便在這邊詳細表列。               

而這種領先同業,不斷找到值得研究的長線投資主題,一定要有管理良好、積極性與專業性夠的研究團隊,不斷討論,分工合作,定期追蹤與檢討,才能夠做到。               

能找到這種產業趨勢與研究主題,所創造的三至五年的產業或個股多頭,就等於掌握了三至五年會有主升段的價值成長股,或轉機股。這是創造長錢長投報酬率的最重要關鍵。

 

廣泛的各產業上、中、下游研究,能檢驗產業趨勢與研究主題的正確性;降低受騙、投資錯誤股票的機率

 

在拜訪公司,及做產業投資研究的數據分析中,我們會發現對產業趨勢與結構會有許多不同的看法;身為研究員或基金經理人,到底要如何判斷,哪一個看法是比較符合未來的趨勢呢?               

我們的解決方法有兩個:

 

  1. 上、中、下游廠商的拜訪與數字檢驗           
    由於整個產業,好壞常常是一體的。很少情況下,會上、中、下游產業的好壞不一致;如果有上、中、下游產業好壞不一致,一定有供需失衡的道理,所以,研究一個公司,檢驗產業趨勢與結構的看法,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將上、中、下游的廠商及其供應商,都拜訪過,並分析解讀其營運數字,及供需情況,可以相當程度的降低判斷錯誤的機率。但是,要能夠迅速的拜訪上、中、下游廠商及其供應商,如果基金公司沒有良好的聲譽、夠大的管理資產規模,要約訪是很難的事。           
     
  2. 由產業經濟學及賽局理論來檢驗           
    另外一個方法,就是用產業經濟學及賽局理論,來預測個別廠商的行為,從而判斷未來的產業趨勢與結構變化。這樣說起來有點抽象,我們就來舉例說明。           

    例如說,在一個三至四家寡占的產業中,廠商從產業經濟學及賽局理論的角度來看,就比較不會瘋狂的擴產,或殺價競爭來爭取市佔率。又例如,在產業的主升段,加上產業的產能不足,從經濟學及賽局理論的角度來預測,就很容易預測到會有連續漲價的情形。           

    再一個例子,許多日本企業,由於成本結構比台灣高出許多,當它的消費性產品不斷被殺價,就只好轉進工業與汽車的目標市場,留下消費性市場給台灣的廠商。這種例子,也屢見不鮮。           

    以上三個簡單的例子,是說明我們怎麼避免受騙、降低投資錯誤機率的方法。            
     
  3. 能精準解讀,FED貨幣政策造成的波動與大循環            
    美國FED貨幣政策,是影響金融市場大循環的最主要因素,而不是經濟景氣循環,影響金融市場的循環;因為,FED的貨幣政策會改變景氣循環的方向與強度;特別是在柏南克(Bernanke)擔任FED主席之後,所推出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           

    這個理解,是我們從事投資業二十幾年來,嘗試判斷金融市場多空走勢的最大理解之一。能夠正確的解讀FED的貨幣政策,就能相對正確判斷金融市場的循環位置與方向;也比較能在股市相對高點時,降低持股;在股市相對谷底時,敢增加持股,從而提高投資組合的報酬率,並降低波動性。            

    美國FED本來的主要任務是,維持物價穩定、協助達到充分就業及促進經濟成長;但隨著美國人的資產透過退休金,越來越多是累積在金融商品(2021年第二季佔總資產的71%),於是,FED的工作就多了一項安定金融市場的任務。因為,美國人的資產總值,會決定美國的消費力,而消費力是美國最主要的經濟增長動力。因此,FED在改變貨幣政策前,總是會多方跟金融市場溝通;這種溝通,就會大幅降低金融市場的波動性。           

    從過去三次系統性的經濟大危機,2000年網路泡沫、2008年次貸風暴、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如果相信FED透過貨幣政策處理經濟危機的能力,從而在相對低檔的股市中,敢勇敢進場,那投資的結果一定是大獲全勝。            

    在復華投信,為了更準確的掌握FED的貨幣政策與金融市場的大循環,我們有專責、經驗豐富的研究團隊,協助基金經理人學習、解讀、判斷FED的貨幣政策及對房市、債市、股市的價格影響,從而協助基金經理人做出相對正確的操作策略。           

    具備上述條件後,就會等於三層的系統性團隊作戰,而非經理人個人作戰,長期績效良好的機會大增。如表七。           
     

 

表七
三個層次的投資研究,與只研究個股的操作績效競爭:團隊作戰與個人作戰的競爭

 

 

五、幾個長錢長投的可能投資主題:高速運算、SaaS 與AI 及網路管理與安全、第三代半導體與功率元件、電動車、碳中和與新能源

 

下面我們簡單的舉幾個值得研究的投資主題,協助投資人理解科技的創新,影響範圍非常廣泛;在這些研究主題中,也很容易發現會大漲的個股。其他我們正在研究的投資主題,是遠遠超過下面的例子:

 

  1. 高速運算能力:這是5G/AIoT,未來元宇宙發展的最重要基礎。
  2. SaaS與AI及網路管理與安全:訂閱式的軟體,網路安全,及網路效率的管理軟體,是在5G/AIoT數位經濟下,進一步必然的發展;且軟體業成本低,與贏家通吃的產業特性下,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投資主題。
  3. 第三代半導體與功率元件:在許多高速通訊與高功率應用下,傳統的第一代及第二代半導體,都不足以滿足需求;因此,第三代半導體及功率元件的需求,會長期大幅成長。
  4. 電動車與自駕車:自從Tesla開創了電動車與未來的自動駕駛後,會對汽車產業、人類的移動方式及消費方式,造成革命性的改變。
  5. 碳中和與新能源:氣候暖化所造成的變遷,會對地球的生態,可能有浩劫式的後果,因此,新能源、能源的儲存與運送、減少碳足跡,已變成全人類關心的最重要議題之一;沒有符合ESG的標準,不僅營運成本會非常昂貴,甚至會被消費者的消費決定投票淘汰。

 

結語:從短線的波段投資,到長錢長投、賺產業趨勢基本面的錢。

 

從前兩篇發行人的話,我們主張累積退休金最好的方法,是賺長期基本面複利的慢錢,到本篇的長錢長投,賺產業趨勢基本面的長錢;在這三篇文章,我們的觀念都是一致的,建議投資人應該賺企業基本面獲利成長的錢,這才是長期投資最穩、最能賺到報酬率的觀念。            

希望我們的投資觀念與方法,能夠引起投資人的注意,並徹底改變投資理財的行為,走向投資成功之路。            

(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本全權委託投資業務之績效。)

 

訂閱最新投資觀點​

獲得第一手市場資訊、申購優惠、最新理財講座、文章與影音資訊!

  • captcha